王钦敏: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一周年之际,围绕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如何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华社记者专访了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
记者: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您认为一体化平台建设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什么?
王钦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等重点任务。全国一体化平台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全力以赴抓“六保”促“六稳”的目标要求下,以全国一体化平台推动政府服务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选题。
一是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平台的公共支撑作用,全面支撑疫情防控常态化。此次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积极开展的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战时检阅。从全球来看,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支撑已成为这场无形战役的常态化支撑资源之一,我国已交出首期令世界瞩目的数字抗疫“中国答卷”,展示了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中国方案”和治理成效。
二是聚焦群众关切,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强化基础资源层面的集约化建设与利用、管理层面的统筹规划与协同、服务层面的“一体化”无缝整合,推动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整合集成,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
三是持续探索管理与技术创新。各地区依托一体化平台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案例。如北京“营商环境优化”、上海“一网通办”、江苏“不见面审批”、浙江“政府数字化转型”、安徽“皖事通办”、福建“数字福建”、广东“数字政府改革”、贵州“全省通办”等创新经验,已成为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典型标杆。正继续在服务理念、方式和手段上大胆探索,打造和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服务经验。
记者:请您谈一谈全国一体化平台在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什么?
王钦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逐步理顺,全国一体化平台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已形成如下创新特点:
一是创新政务服务的方式。通过优化办事流程,为社会提供服务有效集成、办事便捷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构建集约化、透明化的服务运行模式。
二是提升行政管理的效能。面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需求,对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推进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手段。充分利用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和精度推进市场要素有效流动,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四是完善社会治理的科学支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对各类基础要素的时空关联和动态信息的汇总研判及辅助决策,精准匹配社会治理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记者:没有数据共享,就谈不上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请您谈谈目前如何发挥数据资源的战略价值?
王钦敏:数据要素是国家的战略性核心资源,在从“数据大国”迈向“数据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推动数据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可以有效破解制约数字政府发展的数据共享难题。一是大力推动实现“业务通”,以数据共享和协同治理重塑整体性、协同性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二是继续扩大公共数据资源开放范围,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供给;三是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统筹协调机制,助力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
进一步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发挥数据资源的战略价值。一是发挥制度优势。加快国家数据治理体系顶层设计,推动数据资产立法工作,做到数据治理“于法有据”;二是条块结合。完善部门信息化职能,推行“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同数同源、多方校核”的数据质量长效机制,驱动业务创新;三是调动社会积极性。积极探索构建权责清晰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汇聚、高效流动和综合利用。
记者:从顶层设计来考虑,我国还应从哪些层面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为全面实现全国“一网通办”扫清障碍?
王钦敏:一是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信息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牢牢掌握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指挥权。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培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信息技能。
二是加快完善法律及标准规范体系,将信息化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开展电子政务立法,健全数据资源管理、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立法。
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开展政企、政事合作,拓展公众参与、公共服务渠道,提高公众在信息化规划、工程建设、绩效评价中的话语权。
四是更加重视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自主可控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我国新技术产业的整体能力和国际竞争力。